第299章 关系户(1 / 1)
作品:《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此时此刻,沈静芝耐心的解释道:“真正意义上的学车,可不仅仅是学会开车,还得要学会修车。要知道,这年头,普通汽车的质量一般般,路况又普遍很糟糕,短途还好,跑长途的话,汽车中途坏个一两次很正常,不坏才不正常,要是没有点修车的技能,很有可能在路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到那时,不光自己不能按时回来,还耽误事情。正因如此,不光要会开车,还要会修车,才有资格当司机。”
听了这番解释,沈广燚依旧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面疑惑:“不是让咱哥俩儿去燕北电厂当工人么?既然是工人,有必要学习如何当司机么?”没这必要吧?
“有必要,很有必要!”沈静芝正色道,“咱们家凭什么能够拿到两个宝贵的招工指标,凭什么能够举家迁往燕北电厂?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么?不是的,凭的是关系,再说的直白些,咱们家是关系户,是通过走关系进的燕北电厂。
“据我所知,燕北电厂招工,招收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鲜少招收外地人,而那些个零星的外地人,几乎都是技术工种,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像咱们家这种,没有一技之长的外地人,到了燕北电厂之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咱们家是关系户。
“说实在的,正常情况下,关系户就关系户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咱们华国就是一个关系社会,尤其是在这个年头,绝大多数混得好的人家,都或多或少得要有些关系才行,因此,关系户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很普遍。或许是因为普遍,管不过来,很少会有人刻意针对关系户,至少在明面上不会。
“可问题是,咱们家跟别的关系户不同,关系不够硬——我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那两个招工指标的,这份机缘就只能够用这一次,不会再有下一次了。换句话说,别的关系户有靠山,但咱们家没有后台。一个没有后台的关系户,跑去人生地不熟的燕京,怕是想不被别人针对都很难……”
听到这里,最沉不住气的刘素芬忍不住插嘴:“啊,那、那可怎么办好啊?”
沈静芝慢条斯理的回答道:“很简单,学习一技之长。而一技之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现在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可以在十天半个月之内速成的,就只有学车了。
“据我所知,燕北电厂是火电厂,每天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炭,而燕北电厂一带不产煤,煤炭需要从别处运回厂里,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司机。现如今,燕北电厂正在扩建,扩建之后,对煤炭的需求量就更大了,自然而然的,就需要更多的司机。因此,燕北电厂势必会招收不少既会开车、又会修车的人进来。
“倘若大伯和四叔好好学车,那么不久的将来,咱们一家人到了燕北电厂之后,要是别人问起,咱们这些外地人是怎么被招进来的,咱们就可以回答,咱们家有好几个人既会开车、又会修车,乃是当司机的好人选,正是燕北电厂急需的人才。这样一来,咱们家就可以摆脱关系户的名头,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少掉很多麻烦。”
顿了顿,沈静芝补充道:“再者,也许不只是说说而已,说不定咱们家真能够出两个司机——要是大伯和四叔掌握了开车和修车的种种技能,具备了成为优秀司机的素养,你们俩进厂之后,不一定要像大多数人那样,在生产科当操作工,好好表现一下,或许可以去运输科当司机。”
听到这里,沈广燚眼睛一亮:“当司机?我和你大伯真能够当司机?阿芝,你确定?”
在这个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明面上,运输科的司机和生产科的操作工,都属于普通工人的范畴,薪资待遇差不多,可实际上,论收入,司机可比操作工高多了。
原因很简单,司机的活动范围大,可以在工作之余,淘换各种市面上短缺的商品。
正因如此,这个年代,司机是很吃香的职业之一。
哪怕是当了十几年老师的沈广燚,也很眼热司机这个职业。
沈广燚都这么期盼了,一直在乡下种地的沈广金就更加期盼了。
兄弟二人都眼巴巴的望着沈静芝,等待着她的回答。
“能不能当司机,我说的不算,燕北电厂说的算。而燕北电厂会不会让你们俩当司机,取决于你们俩的能耐——要是你们俩开车和修车的技术确实够硬,燕北电厂大概率会安排你们俩去运输科当司机,毕竟,如今的燕北电厂是真的很缺司机呢。”
略一停顿,沈静芝语重心长的说道:“退一万步讲,即便燕北电厂这一回没有选中你们俩,让你们俩去当司机,但你们俩好好学车,有了一技之长,这一回不成,还有下一回,总归是有机会的,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听了这话,沈家其他人深以为然,纷纷点头,不光沈广金和沈广燚这两个大人,就连沈静岚和沈兰川这两个小家伙,也表态说,自己要好好学车。
沈静岚和沈兰川想学,沈静芝当然不会阻止,便约定好,从明天起,带着他们俩,一起去找陆正飞学车。
学车的事情暂告一个段落,沈静芝开始下一个议题。
“不出意外的话,快则十天,慢则半个月,咱们就要动身了。也就是说,咱们得要在十天半个月之内,把搬家的种种事宜都处理好。那些最重要的、无法替代的东西,肯定是要带走的;至于别的东西,除了一些衣服被褥日用品之外,或者卖掉,或者送人,总归就一句话——全部处理掉,一件都别留。而这其中,首先要处理掉的,就是咱们家的福利房和铁饭碗了。”
说到这里,沈静芝将目光投向沈广燚夫妇:“四叔,四婶,县一中的福利房和铁饭碗就交给你们处理了。处理过程我不管,反正处理完了你们给我两千块钱,这事儿就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