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3 / 3)

作品:《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除了军饷以外,新兵和老兵在待遇上没有任何区别。而为了能跟上每天庞大的训练量,廖铭禹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士兵的饮食上,一日三餐那都是按时按量供应。

早上白粥咸菜加馒头,中午白米饭、包子、肉罐头加蔬菜,晚上米饭、肉汤加饼干,时不时还有加餐,巧克力水果啥的,就连原三师的老兵也觉得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反正现在后勤都由盟军全权供应,特别是食物方面英国佬还真叫一个讲究,罐头、蔬菜、粮食…几乎要啥有啥,反正这帮家伙有整个印度作为后勤基地,还有数千万小黑三哥充当后勤人员,88军这几万人就是敞开了造也吃不穷他们。

那些英国大兵吃腻歪了都不愿意碰的午餐肉罐头,放到新兵嘴里可都是无上佳肴,更别提从来没吃过的巧克力、饼干之类的东西。

古时候有句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在华夏漫长的封建时代,当兵被人们视为一种低贱的职业,大多百姓都认为只有活不下去了才会选择去军队,而许多人当兵的理由只是为了讨口饭吃。

文人眼里总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前面那句话却成了至理名言,保家卫国的军人反倒变成了没有地位的丘八。

华夏所有军队中有六成以上是才放下锄头的农民或者被无缘无故抓来充数的壮丁。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只是被迫拿上武器要求与敌人战斗。

这些当兵的实际情况非常糟糕,好一点的部队能混个一天两顿饭,或许偶尔还有点肉食打打牙祭,而那种杂牌中的杂牌,就像原时空里龙文章手里的炮灰团,饿不死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吃到什么荤腥。

从其它部队补充过来的士兵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包括川军士兵在内,其中有很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尝到过肉的滋味,许多小战士甚至捧着肉汤喜极而泣。

在这个年代能勉强有口饭吃就已经比大部分人幸福了。像那禅达,哪天不被清尸队拉走一车无人认领的尸体,百姓饿死路旁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只是整个华夏大地上的一个缩影。

而像现在顿顿有肉,米饭管饱,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啊,进入88军的士兵都感到无比幸运,即便训练再艰苦,但和这如天堂般的日子比又算得了什么?

除了步兵训练以外,装甲部队和炮兵也在积极备战。

所有炮兵在完成基本操作训练后都会进行实弹射击,加强对武器装备的熟练度。炮兵阵地上每天都是热闹非凡,震耳欲聋的开炮轰鸣声隔着几公里都能听到。

腊戍驻防的装甲旅特意在西部的开阔地开辟了一片训练场,每天都在进行坦克装甲车联合攻击训练以及步坦协同训练,廖铭禹还亲自到场指导,努力让各部队快速适应新装备和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