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十一章 青山书院(2 / 4)

作品:《红楼之扶摇河山

甚至历届科举取士,国子监中许多常职官员直接就是担任职司的考官、监官。

所以读书人想在科举一途搏一个出身,进国子监读书是個很好的选择。

但单以治学成就一项,国子监却不如民办的青山书院。

这和两者之间办学的宗旨不同相关。

国子监兴办是为国养士取材。

而青山学院自六十年前成立之初,便立下揽圣人事,修先贤学的学人宏愿,而不固守科举一隅。

大周立国以来,凡是留名史书的鸿儒名士,几乎都曾在青山书院中聚徒讲学。

学风鼎盛,天下无出其右。

青山书院还有一项举措,更是国子监难比拟的。

青山书院入院子弟不分出身寒贵,只重自身才学禀赋,经过考核或举荐入院。

而国子监对寒门子弟门槛就有些高了,且国子监中又专设荫监生。

这是朝廷为笼络勋贵世家而设的余荫,勋贵每代可余荫一人,称为荫监生。

荫监生满了入学年限,经岁考合格,便能跨过童试,直接进入乡试。

这对于无法入国子监的寒门子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科举起跑线。

在加上国子监后来又衍生出贡监、官监、例监等各种名目,更是压缩的寒门子弟上进的途径。

两相比较之下,青山书院更显有教无类,学道无疆的宽宏风范,被天下读书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