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璀璨华年1991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10章 百试百灵(1 / 3)

作品:《璀璨华年1991

下午三点半,红空中文大学门口。

一辆奔驰S级轿车停在距离校门口不远的路边,司机阿峰,和保镖薛成亮一人一边,分别站在车头和车尾,虽神情松弛,但隐隐戒备。

车后座的窗户开着,曹玉昆歪在宽大舒适的座椅里,一边抽烟一边发呆。

十一月初的天气,若在曹玉昆最熟悉的首都,已是绝对的深秋,甚至已经很有些初冬的感觉了,再过十天就该供暖,第一波寒流就该来了,但是在红空,现在白日里的温度仍有二十大几度,晚上最冷也有十五六度,可以说,反倒正是一年里气候最叫人感觉舒适的时候了。

来港做生意四五个月,曹玉昆其实一直都苦恼于红空这边的气候,让自己很觉不适,因此很多时候在这边活动,他都不太喜欢去户外。

一直到这个时候,他开始渐觉舒适。

当然,初步站稳了脚跟,初步熟悉了这座城市,也很重要就是了。

别管在哪里做生意,要获得银行系统的认可,并不容易。

但上午林良俊主动跑去九阳电器,也要拉关系,表示想要以后能够长期合作,而中午跟汇丰银行的亚洲总裁艾尔敦一起吃饭,他也很诚恳地表示,汇丰上下都很赞赏自己在过去这段时间的商业能力,希望以后能长期合作。

这几乎就意味着自己已经打开了红空的金融之门!

现如今的红空,农业肯定是没有的,工业也已经几近于无,说白了就是金融、航空、旅游、购物、海运这几条,在为整个经济做支撑。

金融是核心地位的。

甚至于,因为背靠的那个大陆飞速崛起,红空在未来三十年的国际金融地位,还会越来越重要,在这里要说立住脚跟,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生财之道,有金融行业大佬的信任和背书,再有相当程度的人脉关系网络,都很重要。

当然,立住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生财之道,才是根本。

然后嘛,拜码头,跟大佬金智健混,再顺利结交郭家、徐家等这些红空的豪门,一直到现在,汇丰银行这等大佬,和永隆银行这种小银行,都毫无顾忌地表达了对自己经营能力的认可……快了,快了……

感觉上,还差一次立威之战,亮明自己的招牌,就算站住脚跟了。

站稳了脚跟,就算是自成山头了。

山头再小,也要有,有跟没有,绝对不一样。

嗯,立威之战……

大哥大忽然就响了起来。

曹玉昆顺手拿起,接通,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熟悉,不急不缓的,带着一股子清冷的软糯,“玉昆啊,在忙吗?”

曹玉昆笑,“忙也得接你电话呀!”

宋玉华闻言,似乎是轻轻地笑了一声,沉默片刻,她似乎是觉得曹玉昆这個话说的,不管自己接什么,都实在是显得有些暧昧了,就干脆直接开口说事情,“第一百货那边又找我催货了,怎么办呀,仓库里剩的,也就还够一天半的,接下来,要停了吗?后续的话,我该做什么?”

“闲着玩儿呗!这边应该就这两天了,会给你再发一万台。产能已经在调整了,但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拉起来的,红空这边工会还蛮厉害,不是能说加班就加班的,工人已经在招,大概……我争取到月底吧,能提高到25000台每个月。但是,魔都那边也差不多了,消化了十万台,后续就每天限购个三百台五百台的,就差不多了,你不限购,那边的购买力其实也已经用光了。”

“嗯。”

宋玉华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不置它词。

很显然的事情,她自认自己在这种判断上,是给曹玉昆提鞋都不配的。

然而事实上,她不知道的是,曹玉昆虽然做戏做全套,又是让黎青霞拍广告,又是搞定第一百货之类的,但他最初的预期,并没有那么好——在他想来,卖688的确贵了,太贵了,而且电饭煲这种东西,也不可能卖缺,国内商场里早就有扶桑货在卖了,所以就广告加噱头的,往外打而已。

魔都现如今已经人口数百万,又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只要路子趟对了,几万台电饭煲,慢慢总还是能卖出去的。

谁能料到呢,红空高级货居然一下子就卖疯了!

但依然要适可而止。

电饭煲这东西,并不是什么必需品,尤其是价格又高到了需要半年工资的程度,就注定了它即便是在魔都,市场依然是有限的。

后续持续在魔都大量供货,一旦销售撑不起来了,任由神话落地,绝非明智之举——别说没货,就算有货,也应该换个地方,打下一枪了!

首都呗!

首都再搞一波,接下来羊城、深城、津门、沈城、锦官城……

有魔都的例子在这里,曹玉昆自己判断,仅仅只是全国的大城市走一波,一年之内再卖个百万台,问题不大——然而,产能不支撑了。

你哪怕一天三班倒,年产能又能拉到多高呢?

而且红空这边的物料、电价、人力等成本,还是太高了。

所以事实上,已经是时候去深城、羊城等地方考察一下,拿块地,为九阳电器打造一个国内的大型生产基地了——这才是接下来两年的重点!

事实上,饮料厂也已经必须要考虑增加生产线了。

大舅哥宋玉淮当初建厂,是奔着月产12000吨去设计的,当时来看,已经足够大胆、足够狂妄了,但事实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现在饮料厂的产能已经被拉高到月产接近两万吨了——红空、李家坡加大马,已经可以卖掉这么多!

再往上走,继续压榨产能,实话说,不是完全不行,三班倒嘛,多招工人嘛,但坦白讲,这样最多也就能硬顶到三万吨每个月,已经是绝对意义上的极限。

一年之内,够用,一年之后,尤其是进入1994年之后,曹玉昆个人判断,国内的居民收入对比当下,应该打个滚还多,饮料市场的盛世怕是就要开启,仅凭这一点产能,完全不可能打市场的。

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忙什么,就知道了——他们目前正在国内到处跑着考察,跟国内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国营饮料企业谈合作、合资!

曹玉昆心里门儿清,他们只是想要吞并,接手这些现成的产能,顺便闲置和封存国产的饮料品牌而已——但侧面反映,这些国际巨头的内部分析人士,也已经察觉到,国内的饮料消费市场,快要到了大发展的时候了。

所以,唉……首都那边的饮料厂,事实上已经必须尽快搞定了。

拿出明年一年的时间来,可以从容的搞建设,从容的一点点起步去做市场,不然的话,等到市场的大门都打开了,你再去做这些,就要落在别人后头了。

嗯,不止首都,首都可以辐射东北和华北,富平的厂子可以辐射华东,所以,华南地区,其实还需要一座更大的工厂,除了辐射华南地区之外,还可以接手红空、李家坡和大马,以及未来可能会去开拓的印尼等地的市场。

除此之外,西南、西北、中南,也都需要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