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社会模型(3 / 4)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这个阶段是最有希望达成的,而一旦第一个阶段完成,就会给执政者更大的信心。

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包括医疗、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精神文化熏陶等。

就古代来说,这也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陈景恪不点科技树,至少需要数百年才能实现。

方孝孺就认为,这一点很难实现。

不过他总体上是乐观的,再难总归是有一条清晰的道路可以走。

执政者顺着这条路慢慢的前行就可以了。

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人,总归是会离目标越来越近的。

第三阶段是物资充裕、精神富足。

事实上,方孝孺认为这已经是大同世界了。

因为从有历史记载至今,从未有过这样的时期。

但陈景恪知道,这个阶段其实也是可以达成的。

如果非要用前世来类比,这个阶段有点类似于XK社会。

确实很难,但只要发展生产力,早晚有一天能达到。

所以,在他的坚持下,这个阶段并没有被命名为大同世界。

他将大同世界放在了第四个阶段。

而且他对大同世界的描写,也没有采用儒家的原文,而是用了《易经》中的一句话: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对此,方孝孺没有说话,而是竖起了大拇指。

绝了。

——

社会模型建好之后,剩下的就是围绕模型构建思想体系和执政体系了。

执政体系并不着急,这玩意儿是不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等到思想体系搭建完成,再根据大明的情况设置。

他们先进行的是前者。

而方孝孺也终于见到了大同世界的全貌。

即便早就有所准备,也不禁为其的宏大感到震惊。

先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述了华夏的历史发展阶段。

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情况,产生这些情况的现实因素。

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国家、法律、朝廷、人民、军队等等的概念。

并详细论述了他们的权力和义务。

很多解释,让方孝孺耳目一新。

比如法治思想。

他试探的问道:“我记得,韩国公近两年一直在研究法治思想。”

陈景恪自得的道:“就是我启发的,不过他的法治思想与我的有所不同。”

李善长毕竟是古典法家门徒,他的法治是对法家思想的重新解析,只是比较偏向于律法这一块。

可以说,他的法治思想,已经和陈景恪最初提到的法治关系不大了。

而陈景恪的法治,就单纯是从律法角度出发去定义的。

对此,方孝孺并未感到意外。

他就是在陈景恪的引导下,才进入唯物学殿堂的。

李善长在他的指引下,弄出法治思想是很正常的。

但也有很多解释,让方孝孺感到心惊肉跳。

比如军队,非一家一人之军队,而是万民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