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化学源于爱情?(3 / 3)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但以现在的工艺……还是想想别的土办法吧。

他就想到用草木灰浸水,过滤获得土碱。

确实有一定效果,但也只有一点效果。

而且草木灰含有多种金属离子,造出来的玻璃颜色更复杂。

没办法,回头看看怎么把碱弄出来吧。

侯氏制碱法对生产工艺要求更高,直接排除。

索尔维制碱法较为简单,倒是能勉强一试。

但紧接着又一大难题来了,制碱需要氨气做反应物。

氨气的制备方法他知道,可以现在的工艺,是真弄不出来。

左思右想,还真给他想到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

牛。

牛吃草,材料在牛胃里发酵,会产生一种混合气体,其中氨气的占比就很高。

不知道用这种气体,能不能弄出碱来。

不管了,先试一试再说吧。

于是就写了一个条子,还贴心的附上了,安全取‘牛气’的方法。

弄个细细的中空小管,从皮下插进牛胃放气。

然后用动物膀胱当容器,盛放气体。

朱元璋看到这个清单,终于有点绷不住了。

要石头就算了,现在连牛胃气都需要?那要不要牛粪啊?

不过他还是让人按照方法,收集了所需气体送了进去。

还别说,经过几轮试验,竟然真的制备出了纯碱。

索尔维制碱法,氨气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理论上,他可以获得无数的碱。

只是生产效率有点低而已。

陈景恪都有点佩服自己的奇思妙想了。

而且三酸两碱,可是化学的母液。

现在这些东西全都有了,化学起飞的翅膀已经就位。

就是不知道,当后人听说自己是为了给媳妇弄聘礼,才造出玻璃,搞出了碱,会是什么表情。

嗯,估计会说,现代化学起源于一场爱情。

应该能收获不少粉丝。

有了碱的加入,果然获得了完全溶解的玻璃溶液。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调整各种中和材料的添加比例,最终获得了透明的玻璃。

那一刻,陈景恪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后就是不停地重复,总结出最适合的生产流程。

等到工匠们明白制作玻璃的原理,就没陈景恪什么事儿了。

这群技艺大师开始变着花样秀技术。

添加各种材料,获得想要的颜色。

甚至有工匠在偶然下搞出了渐变色,虽然成功率极低,成品全看运气,但已经足够惊艳了。

各种各样的玻璃工艺品,在他们手中制作出来。

很多产品,就连陈景恪这个穿越者都叹为观止。

陈景恪也没闲着,他准备亲手制作一样玻璃制品。

他没有那么多艺术细胞,搞不出什么新花样。

所以弄了个极简风格的产品,平面镜。

平面镜就需要平面玻璃,小块平面玻璃可以靠吹瓶子获得。

先将玻璃溶液吹成胆状,剪去两头,再竖着剪开,铺展,稍微打磨就成了。

但这种方法,只能造一尺见方的小平面玻璃。

几尺长的大块平面玻璃,就没办法靠吹气获得了。

工业生产大平面玻璃的技术,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被攻克。

就是浮法玻璃。

在此之前,只能靠手工打磨才能获得。

最熟练的工人,也需要超过一百个工时才能打磨出来。

所以价格非常昂贵。

据说同治皇帝想给自己的门,安装一块大玻璃,需要花费四万两白银。

虽然有当冤大头的嫌疑,但也足见大块平面玻璃的价格,是多么昂贵。

陈景恪先是让人用吹瓶子的方法,制作了一批小块平面镜。

然后找来几个擅长打磨的工匠,花费半个月时间,制作出了四块六尺长三尺宽的大镜子。

这半个月里,其他工匠各显其能,造出了上百件各种工艺品。

而制作玻璃的工艺流程,在不停的试验中也趋于成熟。

陈景恪终于决定,出关。

想想外面那些人,见到这份聘礼时的表情……

真是让人期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