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 感谢酒,必须喝(4 / 5)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杨小涛被报个结实,还能感觉到后背传来激荡的拍打,幸好自己身板结实,换成一个人早就被拍的咳嗽了。

“谢谢,谢谢。”

方厂长放开,眼中的泪花再也止不住,多少年了,自己这块心病终于去了啊。

“杨小涛同志,谢谢你。”

方厂长刚放开,又是一个热情的拥抱。

只不过,这次换成了马晓玲。

“不客气,都是革命同志,应该的。”

“杨厂长,感谢您”

随后,又是拥抱.

仓库里,拥抱在一起庆祝的人很多,但无疑杨小涛是最受欢迎,最受大家喜爱的。

王胡子看着热闹的人,看看时间,无奈摇头。

本来还想着做完就走的,现在看来

“算了,晚一天,就晚一天吧。”

“希望老钱不要怪罪,当然,事出有因嘛。”

阿嚏

驻地,办公室。

钱书记揉着发酸的鼻子,随后看着一摞文件,上面有部队的命令,也有当地开垦的事宜,眉头跳动。

“下次,老子也出去。”

仓库里,欢闹结束,杨小涛却是走到机床前,仔细打量起来。

要说这次收获最多的,明面上是第二制造厂,因为他们的机床修好了,今后可以加工产品了。

但实际上,杨小涛的收获才是最多的。

虽然这台机床是老式的,甚至年纪比杨小涛都大,但你不能否认的是,在那个年代,德意志出品的机床就是先进的代名词。

哪怕是解放后经济发展十多年了,国内的机床也是初步阶段,甚至不如战前的德意志。

要知道制造一台机床,从设计到研发再到生产,至少要3-5年,而后世,国内对于研发这块不够重视,习惯了挣快钱,高端机床重要部件基本靠进口,研发的机床只能在中低端发挥作用。

长此以往,受制于人啊。

眼下,经过对这台机床的拆卸研究,杨小涛收获了新的设计理念跟设计方向。

更是将这台机床吃透,如何生产,如何安装,如何使用。

可以说,通过这次拆卸学习,杨小涛在机床设计上打下了基础。

甚至,回去稍加整理,杨小涛就可以尝试设计出符合国内要求的第一台‘机床’。

然后,一步步的,不断提高精度,不断提升机床,不断的,拉近与国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