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万物皆可糖葫芦!东北老一辈人的回忆——酥黄菜!(3 / 5)

作品:《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而且越鼓越大,最终,原本的菱形片变成了两头尖的菱形体,看上去像个带着棱角的金色纺锤。

要是刚刚改刀的时候切成圆片,那现在鼓起来的就是个空心圆球。

正方形的话,则会变成略有弧度的正方体,三角形也会变成三角体。

最终的造型,完全跟改刀时的样子息息相关。

等这些菱形体全都漂浮在油面上,说明已经完全炸透,林旭用漏勺捞出来,放进旁边的滤油筐里控油。

就这样,他一锅一锅的炸着。

这些蛋皮一次不能炸太多,否则膨胀后油锅里放不下,影响最终的成菜效果。

“我靠,这鸡蛋皮炸一下好漂亮啊。”

朱勇凑过来,捏着一块尝了尝:

“这啥玩意儿啊?”

魏乾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东北的酥黄菜啊,当年东北条件好的时候,想着法子做好吃的,这酥黄菜就是其中之一。”

物质条件富足的时候,普通的炒鸡蛋煮鸡蛋已经完全吃腻,所以才有厨师琢磨出酥黄菜这种菜品。

其实烹饪最能反映出当地真实的物质水平。

尤其是过去,做糖不容易,所以哪里甜品菜多,哪里的人吃得起糖,就说明当地生活富足,物质条件丰富。

比如长三角地区,明清时期非常富庶,所以那边就把糖当成了日常调料,不管做什么菜,都要放点糖。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因为有钱呗。

除了长三角,川菜也有这种规律。

川菜的上河帮以蓉城为中心,官宦、富商都在这里居住,所以菜品清淡,有不少甜品菜。

而下河帮都是穷苦人吃的,麻辣味居多,食材也大都是上层人弃之不用的内脏下水之类的,很少有甜品菜。

而建国后的东北,之所以甜品菜女士菜横行,万物皆可糖葫芦,也是因为物质条件丰富的原因。

当时别的地方吃粗粮都吃不饱的时候,人家东北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

后来东北工厂迁移到全国,东北工人也随着工厂在全国各地安家。

时至今日,不管国内什么地方,但凡有国营的工业大厂,哪怕是曾经国营过的工厂呢,厂区内依然有东北工人,附近的居民区,也不时能听到东北口音。

朱勇看着林旭好奇的问道:

“老板,你最近那几期高端东北菜在网上掀起了学东北菜的热潮,这道酥黄菜也拍成视频吗?”

林旭点了点头:

“拍,明天腾出时间就拍出来,趁着网友们的热乎劲儿,再拍一道比较费手的东北菜。”

从雪绵豆沙到酥白肉,再到现在的酥黄菜,都是东北物质条件丰富时期的产物。

不过光做甜品菜也不行,一些比较高端的咸口菜该做也得做,让年轻的网友们见识一下半个世纪前东北人的生活水平。

虽然现在禁止捕猎野生动物,导致一大半高档东北菜没法制作。

但也有一些菜品是可以烹制的。

比如代替东北名菜蒸熊掌的赛熊掌,虽然用的不是真熊掌,但味道和口感,依然毫不逊色,不少吃过的人都表示难以忘记。

林旭架上炒锅,重新炒糖。

炒到拔丝状态时,将酥黄菜倒进去翻炒,炒好出锅,接着用勺子刮着锅底的糖浆,在盘子上方有规律的转动几下,让酥黄菜上面出现一道道蓬松的金丝。

今天的酥黄菜准备得有点多,林旭盛了一大盘两小盘。

大盘等会儿端到包房里,两小盘分别给后厨的厨师和前台的服务员。

“魏乾,这盘给你们了,都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