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人,得加钱 / 章节正文阅读

大人,得加钱 第六百四十五章 打八旗 分田地(2 / 5)

作品:《大人,得加钱

    不讲科学,那是要失人心,要亡大清的。

    结果很快报过来,都跟贾大人看的这片稻田差不多,长得很差,麦穗十有五六都是瘪的。

    听了丁庆的汇报,贾六心事更重,去年京畿地区粮食减产,百姓们还能咬牙撑一撑,今年要还是这么个情况,百姓们还能坚持?

    他是总督大员,年收入高达一个亿,他可以坚持,仅靠种地过日子的百姓哪里能坚持。

    眉头紧皱的贾六虚心讨教那几位抽了自己快一盒烟的农户们:“老人家,过往水稻每亩产量是多少?”

    按农民专家们的说法,过往水稻产量年成最好时,大概一亩地能收到三石,也就是400斤出一点。

    一般的话也能收到接近三石,350斤往上一点。

    取平均值,每亩产量应该在370斤左右。

    如果今年产量总体减少四成,那一亩地只能收220斤左右。

    这个产量是非常骇人的。

    贾六前世时由于化学农药这些科技的辅助,水稻产量能达到1200斤往上,年成好甚至能收到1500斤。

    当然,主要是平原地区,其它地方通常是对半腰折。

    小麦的话,有1000斤就是高产量了。

    也正是因为科技,才让中国人民彻底吃饱饭,告别忙时吃干,闲时喝稀的苦日子。

    所以要感谢科技,而不是端起碗来吃饭,放下快子骂娘。

    现在的粮食产量,那真就是极度危险的,万一减产属实,后果更是严重。

    顾不得多想,贾六立即对周围村庄展开随机调研,发现大多数家庭的人口不是五人,就是六人。

    也就是一对夫妇供养三到四个子女。

    不包括老人,老人一般都是自己种几三亩地,实在种不动了轮流平均在儿子家过,或专门在一家,其余子女给予粮食补贴。

    子女多,其实跟传宗接代这个思想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因为没有措施。

    有两家子女更是多达九个,十个。

    贾六只能取平均情况估算。

    按一个人一顿吃四两饭算,一天两顿就是八两,一家五口一天就得四斤米,一年需要1400斤米,就是一个家庭至少需要种五亩地才能保证一年口粮最低需求。

    却不包括上交国库的田税,以及府县的各种苛捐杂税,以及其它需要拿粮食换取的生活物资,如油、盐、菜肉、穿的衣服、鞋子、农具什么的,所以一个家庭至少要种十亩地才能保证一家老小不被饿死。

    想发财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