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转年(1 / 2)
作品:《赵氏虎子》声势浩大的江东义师,在陈太师的镇压与进剿下,竟在短短几个月内便濒临覆亡,就连赵璋、赵瑜兄弟亦相继战死,这无疑是世人所始料不及的。
包括赵虞。
在临近王二十八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几名太原骑兵日夜兼程将薛敖亲笔的一封书信送至许昌,交至赵虞手中,即陈太师叫薛敖主笔、劝说赵虞莫要介入王室内事的书信,也是赵虞所收到的来自薛敖的第二封书信。
其实薛敖并不是一个粗人,陈门五虎就没有不能识文断字的,但在这封信中,薛敖却写得十分直白,大抵就是告诉赵虞,莫要急着介入王室内事,也莫要急着报复太子与三皇子,待老头子平定山东、凯旋回到邯郸,自会亲自讨回公道,为他出气。
这显然是薛敖将赵虞视为自己人的表现,否则信中内容若被外人所知,哪怕是陈太师恐怕也会受到一些名誉上的损失,毕竟这位老大人可是准备为了义子向当今的储君讨回公道。
而收到这封信的赵虞,亦因为薛敖这直白的转述,心中涌起几分感动,旋即,这份感动便转化为了愧疚。
因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故意接近邺城侯一家,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报复太子或者三皇子,而是为了进一步搅乱王室的内争,这一点就连陈太师与薛敖也未瞧出来,还想着待平定山东后为他讨回公道,这让赵虞亦有些过意不去。
很遗憾,薛敖这封信是在十月初五派人送出的,而陈太师下令猛攻临淄城是十月十六日,因此薛敖在信中也未曾提及什么重要的事,只是针对江东义师那些昼伏夜出的‘弓弩手’,发了一通牢骚,大抵就是指摘江东叛军行事卑鄙云云。
赵虞看得好笑,毕竟在他的认知中,战场之上为了取胜,无所不用其极,似江东义师的那些弓弩手,算什么卑鄙?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赵虞所相识、且了解的一部分人中,薛敖确实称得上是最光明磊落了,因为这家伙的武力实在是太强悍了,以至于他不屑于使用任何阴谋诡计,这让赵虞不禁联想到了楚汉争霸时的项籍、项霸王,大概薛敖与项霸王是一类人。
为了进一步打探山东战役的进展,赵虞又写了一封回信,派前来送信的太原骑兵送至薛敖手中,此时的他万万也想不到,薛敖下一回给他写回信的地点,并非在山东,而是在彭城郡,距离下邳仅咫尺之遥……
转进至十一月,颍川郡境内各县的吃粮情况进一步加剧,虽然颍川官府严密控制着郡内的米价,但代价,就是官仓内的储粮食进一步减少。
而在这种情况下,颍川郡依旧遵照朝廷的命令,冒雪向梁郡运输了第三批粮食,补足了‘调粮百万石’的最后一部分,再次由上部都尉褚燕亲自押运。
不夸张地说,因为这‘调粮百万石’一事,许昌‘两署’——即郡守府与都尉署的官员,心情十分复杂,颇有种如履薄冰的惶恐。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件事上,官府欺骗了郡内的民众,一旦郡内的民众得知朝廷下令调粮的数额是一百万石,而不是某位周都尉所说的‘五十万石’,必然会引起争议。
倘若再让他们得知郡内的存粮堪堪只能吃到明年六、七月份,保不准会民心暴动。
鉴于这一点,李郡守严令两署与各县的官员泄露任何有关于郡内存粮的事。
那么,颍川郡的这批粮食,是否缓解了济阴、东平、济北等地的缺粮状况呢?
答案是并没有。
十一月初,邺城侯世子李奉的弟弟,公子李勤,忽然来到了许昌城。
得知消息,赵虞便带着牛横、何顺等人出城相迎。
在二人寒暄客套之际,因赵虞称呼李勤为‘公子’,李勤笑着说道:“……家兄回到邺城后,曾不止一次与人炫耀,称他与周都尉以兄弟论交,周都尉称家兄为‘伯承兄’,何以呼我为公子?……周都尉唤我仲勉即可。”
赵虞岂会听不出这李勤口中满满的拉拢示好之意,顺势笑着称呼道:“那周某就冒犯了……仲勉兄。”
见赵虞如此,李勤面露欣喜之色,连声说道:“好贤弟、好贤弟。”
说罢,他向赵虞解释了此番前来的原因,原来是兄弟俩的母亲得知自家女儿如今住在一座山贼窝,虽然没有表现什么嫌弃,反而感激赵虞庇护了其女,但终归也是担心自家女儿在黑虎山上的吃住问题,因此就吩咐李氏兄弟亲自来一趟颍川,给女儿带些吃住之物。
赵虞恍然大悟,旋即便转头看向李勤一行队伍中的马车。
整整五辆马车,装得满满当当——好家伙,这就是所谓的‘些许东西’?这是打算让女儿在他这边长住了?
嘀咕归嘀咕,在一番寒暄过后,赵虞还是将李勤一行人请到了自家府内,设宴款待。
让赵虞颇有些意外的是,李氏兄弟俩的母亲,即邺城侯夫人,也没忘记向赵虞表示感激之意,其中半辆马车的礼物,便是赠予赵虞与其夫人的。
赵虞自己当然不会去偷偷窥视,但据何顺后来向他禀报,邺城侯一家送来的礼物着实价值不菲,整整两箱金银财物不算,赠予‘周夫人’静女的那一盒首饰,据说也是价值不菲。
邺城侯一家这么有钱?
说实话,此前赵虞对邺城侯一家也不是很了解,直到今日见对方出手阔绰,这才感觉惊讶。
对于这等重礼,赵虞自然不好收下,但李勤却表示:“这是家母对贤弟庇护祥瑞的感激,贤弟若不收下,愚兄回去不好向家母交代。”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虞也只好收下。
酒席宴间,赵虞与李勤随意聊了起来,当说到邯郸时,李勤却摇摇头说道:“暂时顾不上那事……”
见赵虞不解,他便解释道:“贤弟不知,我邺城位于济阴,就近一两个月,济阴爆发了叛乱,成阳有个叫周岱的家伙,一个昔日的泼皮无赖,不知怎的聚拢了上万贼众,还前后打下了成阳、廪丘、乘氏等几个县,眼下济阴一片混乱……家母原本有意将舍妹接回家中,没想到却发生此事,是故派我送些东西给舍妹,同时也要麻烦贤弟再照顾舍妹一阵子……”
『看来是张翟的人得手了。』
赵虞恍然大悟,佯装不知地问道:“贵郡爆发叛乱,贵郡的郡治就不管么?”
李勤闻言嗤笑道:“贤弟,你以为天下各郡的都尉,人人都有你这般才能?……那田禁我认识,哦,就是我济阴的都尉,虽然也有几分本领,但却及不上他醉酒后吹嘘的本事,说到底也就是个受祖荫福泽的家伙,远不及贤弟……”
赵虞当然明白李勤的话中肯定有夸大的成分,毕竟对方也想拉拢他,但济阴都尉田禁居然不率军讨伐成阳贼,这着实有些出乎赵虞的意料。
毕竟他也是一方都尉,知道这是严重的渎职行为。
“这也是董喜、董郡守的意思。”
李勤解释道:“一开始,董郡守与都尉田禁确实想过派兵征讨,但当时郡里正忙着与梁郡交割从贵郡借得的粮食,准备用这些粮食救济郡人,谁曾想到,只是短短半月工夫,那周岱就聚拢了成万的贼众,郡里再一迟疑,得,那帮贼子的人数居然就翻了一番……更要命的是,我来的时候,据说那股成阳贼与东平的须昌贼混到了一起,前者自称济阴义师,后者自称东平义师……唉,也不知这两伙人会闹腾出什么来。”
『张翟的人在东平也得手了么?干得不错啊……』
赵虞心下微微有些惊讶,但脸上却不动声色地附和道:“如贤兄所言,恐怕又是一场劫难。”
“可不是嘛……”
李勤端起酒喝了一口,叹息说道:“据家兄送来的消息,董郡守眼下干等着朝廷的援军,或者陈太师的援军……可惜,陈太师在山东进剿江东叛军,而朝廷,一时半会恐怕也凑不出兵力,说不定介时会向梁郡借兵,甚至向贵郡借兵,请贤弟带兵剿贼……”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又笑着说道:“介时,贤弟不妨顺道去一趟邺城,我等定会盛情招待。”
赵虞笑着说道:“呵呵,若朝廷要叫我驰援济阴,那估计也得是明年的事了……”
派他去济阴围剿成阳贼?
嘿!
他在脑海中幻想了一下,也觉得颇有意思。
李勤哪里知道赵虞心中所想,笑着点点头,旋即,他好似想到了什么,连忙又说道:“话说回来,倘若介时朝廷果真派贤弟率军前往济阴平叛,贤弟可一定要去一趟邺城,介时我等定会盛情招待。……家父家母,都希望能见贤弟一面。”
『……』
赵虞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表情古怪地看了一眼李勤,好在他带着面具,李勤也瞧不出什么端倪来。
邺城侯李梁想见他一面,这不奇怪,事实上赵虞也想见对方一面。
但邺城侯夫人,李氏兄弟与祥瑞公主的母亲想见他,这就不是什么好的讯号了——天知道李奉回邺城后跟他母亲说了什么。
干笑两声,赵虞不动声色地岔开了话题:“仲勉兄方才说,伯承兄最近在忙什么?”
李勤不疑有他,笑着解释道:“家兄在定陶带人守着祥瑞那块食邑呢。”
“食邑?公主还有食邑?”赵虞惊讶问道。
李勤笑了笑,意味不明地说道:“别看舍妹那样……舍妹可是有好几块食邑呢,定陶有一块,馆陶也有一块,鉴于舍妹尚年幼,且性格也不仔细,是故家中替她打理着,至于日后有了夫家,那这些自然都算作嫁妆……”
『……你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赵虞干笑两声,没有接茬。
几块食邑就想引诱他?别说那个蠢公主只有几块食邑,就算那个蠢公主拿整个晋国做嫁妆……唔,那估计赵虞也会考虑考虑了。
毕竟是整个晋国呢。
但区区几块食邑的诱惑,赵虞还是扛得住的。
当晚,待赵虞与静女巫山云雨之后,他将李勤的事告诉了后者。
他对静女说道:“……李勤乃邺城侯的公子,出于礼数,我当陪同他一起前往昆阳,顺便也去看看,看看我不在的时候,那个蠢公主将山寨折腾成了什么样子。”
别以为赵虞离开了昆阳,就不知黑虎山上发生了什么,事实上,郭达隔三差五就会派人向他禀报山寨内的事,包括那位公主又做了什么。
也只有那位如今以‘黑虎寨之主’自居的公主被蒙在鼓里,以为众人都已被她给收买了。
鉴于那位公主的举动也没什么危害性,赵虞也任由她去。
听闻此言,静女眨眨眼睛说道:“能让我也一同去么?”
“你?你去做什么?”
在赵虞的印象中,静女对那位公主无感才对。
果然,只见静女用手指轻轻在男人的胸膛上画着圈,轻笑着说道:“当然是去见见……那位馨儿妹妹咯,顺便也去看看宁娘她们……”
听到这话,赵虞也不意外,毕竟馨宫女的事,还是他告诉静女的——何顺等人,可不会如此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