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智诸葛狠手屠民,修罗手段收民心(2 / 2)

作品:《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两者之间对比的话,就相当于披甲士兵冲击一些农民起义军。

故而,别看诸葛亮在每一家的旁边只安排了几十人至一百人,但是,就是这么点关东军,却几乎如同摧枯拉朽一样,将这些作乱的世家一口气镇压了下去。

十万关东军,这些人可完全是被富养起来的!

为了将这十万关东军的家眷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迁移到东夷,王羽可是给他们置换出了两倍的田地。也就是说,如果关东军的士兵在燕北道有十亩田地的话,只要他们愿意迁家,就在东夷划给他们二十亩的田地。

而这些加起来可不是是一个小数量了,十万关东军,他们积累起来的田地数量可不少!

不只是田地上,这十万关东军愿意搬迁者,和以前相比,同样的战功,得到的赏赐也会更多。

故而,那些意图作乱的世家,对于这些关东军的士兵来说,那可都是他们的财富。砍了他们的人头,他们高低都得每个人再多上几亩田地!

难得遇到这些菜鸡敌人,送上门的功劳,这些关东军的士兵,自然是如同要抢钱一样,杀红了眼。

然而,这些作犯的世家虽然早就在诸葛亮的监察之内,以至于第一时间平息,可是,库氏一族隐藏在白龙府之内作为暗子的那三百兵马,这些人就被暗兵处所掩盖的严严实实的了,此前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自然不会被诸葛亮所注意的。

而没有被诸葛亮注意到,诸葛亮自然就不可能做出什么有效的反制手段。

不过,诸葛亮却早已让罗网在城内各处要道派出人手进行布控,而且,更加是排除了一部分眼力比较好的人,分布在城内的各个高处,帮助他及时掌握全城的动静。

故而,诸葛亮或许没有事先对于这支不在他们情报范围之内的力量做出准备,但是,当对方暴露出来的第一时刻,诸葛亮却已经知道了这一支力量的存在。

“发信号给巡夜士兵,把守各处要道,不要贸然与其交手!”

在收到消息之后,诸葛亮并没有第一时间派人上去剿灭这一支力量。

无他,暂时实力不足罢了!

从传来的情报来看,这支人马虽然只有三百人,但每一个都是铁甲利弩,和那些世家奴仆来说,绝对是天壤之别。

到目前为止,诸葛亮手中也确实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解决这三百人。

说到底,还是目前的白龙府太过空虚。

一万兵马,其中的那三千夷协军在暴露出内部的问题之前,诸葛亮还不能肆无忌惮的调动他们。

而剩下的七千关东军,有看守皇宫的,有把守四处城门的,又负责保护诸葛亮,也有把守粮仓以及军械库等各处要地的,再加上那些排除剿灭各个世家势力的关东军,诸葛亮目前手中已经确实没什么力量了。

况且,诸葛亮也没必要主动派人找上他们。这三百铁甲既然出现了,白龙府之内有资格作为他们攻击目标的,也就那么几个,而那几个地方,都是有重兵守卫的,他只需要守株待兔即可。

“告诉怜花公子,敌人既然已经开始动作了,那我的也该开始按原计划进行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诸葛亮的脸上居然露出了一些挣扎。

诸葛亮并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也并非是像贾诩那样的毒士,如果有其他方法的话,他并不会使用那些造成大量无辜百姓死伤的计策。

至于说诸葛亮也虽然经常玩水火之计,而这一类的计策,向来都是杀伤性最广的计策,但那杀的都是士兵,上了战场,死了也是活该。能毫不犹豫的火烧敌军兵马,不代表诸葛亮可以内心毫无波澜的下达屠杀百姓的命令。

可是,内心泛起波澜,这是人之常情,只能说诸葛亮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的。但像他们这样的谋士,却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回他们的道德底线,更加明白什么时候就算是心有不忍但也必须义无反顾。

故而,他在发号施令那一刻,或许心中曾经犹豫过,但也只是犹豫过,不代表可以影响他最后的决策。

不错,这一回,诸葛亮所用出的计策,颇有贾文和之风,算是一条彻头彻尾的毒术。

暗兵处的那些人在算计着诸葛亮,想要一口气,直捣黄龙,破开西平道的政治中心,从而撬动整个战局。

但是,诸葛亮也有自己的算计,他也想要利用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动乱,从而收一波东夷民心。

民心这种东西,并不是说只有自己亲自收过来才算是自己的,如果能够败坏对方在西平道的民心的话,那四舍五入之下,也相当于侧面他们收服了东夷民心。

明明这些东夷的江湖人士已经肆无忌惮,可是,诸葛亮却依旧大开城门,任由这些江湖人士进出,哪怕是明知道这一举措,将要给他们带来一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根本目的,还不就是怕因此而搞得城内人心惶惶,防止有心人在这个时候鼓动百姓。

而安定下百姓只是他的第一步罢了,这只是诸葛亮尽可能的不给敌方有煽动百姓的机会。

诸葛亮真正对于百姓的手段,还是在这场大乱开始的时候。

他的一面镇压这些世家作乱的同时,又一面让罗网的人,佯装起了作乱的东夷世家势力,故意让罗网这些伪装的人将战火蔓延到了东夷百姓的居住区。

甚至,还让罗网伪装的这些人,在混战之中,一个不小心“误杀”了大量的东夷百姓,造成了百姓居住区的大面积起火。

而这之后的事情,那就是等待诸葛亮平息这场叛乱,再来安稳这些被波及的东夷百姓了。

这些百姓被波及的越狠,在这一场动乱之中死伤越惨重,等到诸葛亮安稳的措施下来,在用上一些怀柔手段,这一前一后之下,这百姓的风向自然是该变一变了。

就算是不能完全变过来,但是,尽可能的往过偏不偏是绝对不难的。

而要实现对于东夷的占领,最麻烦的从来都不是战争,而是如何收服东夷人心。如果不是为了这一点,当初的王羽何苦建立东夷小朝廷?又何苦以夷治夷?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过渡期必不可少的话,王羽怎么可能不想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