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内天魔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6章 兵犯麟州(1 / 2)

作品:《大内天魔

曹家第三代,若论最知兵之人,非曹倚莫属。曹家是将门,所有男子从小习练武艺,打熬筋骨。即便是皇后少时,也是跟着父兄一起学习武艺兵法。

曹倚最肖乃祖,兵法韬略青出于蓝,一杆银枪威猛不凡。多年带兵,在军中威望素重。已是曹家这一代话事之人。

他的弟弟曹佾成立物流集团,曹倚最是推崇。可以说,曹倚是第一个看出物流集团的军事用途。

物流集团在运输上的管理,已经超出这个时代多多,而且其拥有最强大的运输队伍,人员、车辆、牲畜,三者都不缺少。无论哪个地方有警,物流集团都可以将粮草军械,以最快的速度送到。

所以,曹倚认为,这不仅是商道,更是战备。

历来转运粮草,民夫队伍浩大,要送粮,但也要吃粮。简直就是吃一半,送一半。而且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此次西北备战,朝廷将运送粮草军械的差事,交给了物流集团。一开始,政事堂还在担心,毕竟从未有过先例。但几天后,就让政事堂大开眼界,见识到了物流集团的卓越不凡。

曹佾在去西北的一路上,从东京到河东,从河东到西北,先后布设了二十多个转运仓库。一个运输大队只负责百里路程,到了地头,自有下一个大队接手。数百个大队,日夜不息往西北转运。

训练有素的队伍,充裕的车马,转运调度有条不紊。速度快、损耗少,显露出超强的转运实力。仅是省下来的粮草,就超过四十万担,为朝廷减去了一个巨大的负担。

朝廷只要支付报酬,但现在皇帝可不差钱。况且,皇帝才是物流集团真正的大东家,左右都是他的钱粮。

二皇子真是奇思妙想啊,小小年纪,从未有过军伍经历,他是如何想到这样的法子?曹倚心中赞叹,天才神授,果不我欺啊。

曹家和二皇子的交情可不小,从提纯果酒开始,烈酒,珠算,物流,样样桩桩,发前人所未想,匪夷所思。这些可以称之为神童,却还不是曹倚最看重的。

曹倚看重的,是二皇子对曹家的情义。指点曹佾挣下海样的财富且不说,单是查出皇后不能受孕的棉籽油,就让整个曹家感恩戴德。有子嗣的皇后,和没有子嗣的皇后,能一样吗?

想当初,皇后七年无所出,让所有人的心都活络了起来。宫中明枪暗箭,妃嫔哪个不是怀着心思,踩着皇后争抢上位?就连朝堂上,也一样暗潮汹涌,多少朝臣和后宫交际?甚至都有过废后之议。

赵允让?曹倚心里念着这个名字,暗暗的冷笑。汝南王府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京城中谁人不知?

居心叵测,鼓动朝臣,逼迫皇帝不得不将他的十三子接入宫中。汝南王府想得到皇位,怕是都要想疯了。

皇后自然不会将怨念,牵怪到一个孩子的身上。但她每日看着别人的孩子,心里会是个什么滋味?

曹家在那个时候,真是艰难啊。明明是皇后的娘家,却反而谨小慎微。只怕一个不慎,牵累到皇后,引起百官弹劾。

一切的改变,来自二皇子。

皇后生产当夜,房倒屋塌。汹汹大火之中,二皇子小小年纪,竟处变不惊,踹塌了墙壁,护着皇帝皇后,还有刚刚出生的小金莲,逃出火海。这恩情曹家还得了吗?

皇后的态度很明确,二皇子是她的孩子。曹家已经和二皇子绑在了一起,就算将来皇后产下嫡子,与二皇子也绝不能交恶。这是整个曹家的共识。

在门口等了片刻,曹倚被內侍请进景福宫。

小公主正睡得昏天黑地。因为是火里生的,险死还生,按着烈火种金莲的典故,皇帝给她起名叫金莲。

于飞现在大多时间,都是在陪着她玩。小金莲认准了于飞,睡醒不见于飞,立刻开始哭闹。一旦于飞出现,哭声顿止,好像方才声嘶力竭,全都是幻觉。

乳母很委屈,为此都气哭了几次。皇后很有同感,一边安慰乳母,一边恨恨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这小丫头岂止是不认乳母,连她这个亲娘,都不如于飞管用。

听到说大哥到了,皇后起身走出内室。一打眼,正瞧见大哥和于飞聊得火热,说的眉飞色舞,听的悠然神往。一老一小,都没有瞧见她已经走到了跟前。

原来,于飞闲着无事,正在摆弄一支匕首,刚好被曹倚看见。曹倚酷爱收集刀剑,当然也懂得鉴赏。一见于飞手里的匕首,立时被吸引,不由脱口夸赞。

这支匕首和送给元童的,乃是一对儿,样式精美,锋利无比。金狼的刺杀,让于飞意识到,他就算身在皇宫,也不一定安全。针对他的阴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想想也是很苦恼,天下还有比皇宫更安全的地方吗?禁卫森严,刀兵林立,偏偏这些江湖人如履平地。潜进皇宫大内,就跟逛菜市场似的。

武功一个比一个高,就像金狼,受了重伤逃遁,秦红英居然追不上。于飞不由担心起自己的安危。俗话说,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还是小命要紧。所以,他在靴子里藏了把匕首,万一有个突发情况,也可以应应急。

曹倚乃是带兵之人,自是关心军械之事。他知道朝廷成立了军器监,正在日夜赶工,打造新式刀剑。使用的好铁,正是这小皇子指点法门,炼出来的。

如今军器监打造的刀剑,纵然比不上这支匕首,但估计也差的不远。曾经的禁军制式刀剑,与之相比,纯属废料。

怕是禁军所有的军卒,都在期待新式刀剑装备全军。这般锋利的刀剑,破开甲胄亦是等闲,战场上岂不是摧枯拉朽?